文寿承见过同游平山堂得中字

燕台芳草思何穷,谁道维扬此会同。 海上涛声生赋后,江南山色落杯中。 楚天高映三城雪,朔气长飘万里风。 还共题诗秦博士,醉来双目送飞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台:古地名,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战国时燕昭王所筑,以招揽天下贤士。
  • 维扬:即扬州,古称维扬。
  • 海上涛声:指海浪的声音,这里可能指作者在海边听到的涛声。
  • 江南山色:指江南地区的山景。
  • 楚天:指楚地的天空,楚地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带。
  • 三城:可能指楚地的三个城市,具体不详。
  • 朔气:北方的寒气。
  • 秦博士:指秦朝的博士,古代官职名,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
  • 飞鸿:指飞翔的大雁。

翻译

在燕台想到芳草,思绪无穷无尽,谁能想到在维扬(扬州)我们能有这样的相聚。海上的涛声在赋诗之后响起,江南的山色倒映在酒杯之中。楚地的天空高远,映照着三城的雪,北方的寒气长久地飘荡在万里风中。我们还要一起题诗,像秦朝的博士一样,醉眼朦胧中,目光随着飞翔的大雁远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扬州与友人相聚时的情景,通过对燕台、海上涛声、江南山色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和自然的向往。诗中“楚天高映三城雪,朔气长飘万里风”一句,以壮阔的笔触勾勒出楚地的天空和北方的寒气,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结尾的“醉来双目送飞鸿”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由和远方的无限憧憬。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