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京:即今北京。
- 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 雁行疏:比喻兄弟关系疏远。雁行,指雁群飞行时排成的行列,常用来比喻兄弟。
- 初服:指未做官时的服装,这里指未入仕途的生活。
- 隐居:指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 良常:地名,在今江苏省常州市。
- 茅氏宅:指茅山,道教名山,相传为茅氏三兄弟修炼成仙之地。
- 鄮上:地名,在今浙江省宁波市。
- 陆云书:陆云,晋代文学家,这里指他的著作。
- 朱明:指夏季,这里可能指作者的家乡。
- 弊庐:简陋的房屋,谦称自己的家。
翻译
在燕京送别我的弟弟经季南归,我心中不忍,却无法同行。 我们的关系如同雁行般疏远,我感到惭愧。 他寻求未入仕途的朴素生活,而我则先他一步询问隐居之道。 良常是茅氏兄弟修炼成仙的地方,鄮上则有陆云的著作。 其实不必非得栖身于名山大川,我的家乡夏季也有简陋但温馨的家。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深情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雁行疏”形象地描绘了兄弟间的距离感,而“愧尔求初服,先予问隐居”则体现了作者对弟弟选择朴素生活的理解与支持。最后两句“岂必栖名岳,朱明有弊庐”更是以家乡的简陋之庐,寄托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与对家乡的眷恋。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