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少尹德初还自海上会余淮南以子与元美诗见示索赠一首
学书学剑早成名,老握阴符气未平。
太尉东行求剧孟,伏波南下得袁生。
凿空百战皆王略,蹈海孤臣岂世情。
自昔江淮多侠客,知君还欲请长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阴符:古代兵书,这里指兵法。
- 剧孟:人名,西汉时期的著名侠客。
- 伏波:指东汉名将马援,他曾被封为伏波将军。
- 袁生:人名,指袁盎,西汉时期的政治家。
- 凿空:开辟道路,这里比喻开创新局面。
- 孤臣:孤立无助的臣子,这里指忠诚而孤独的人。
- 世情:世俗的情感或态度。
- 请长缨:请求授予重任,源自汉代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翻译
你早年学习文武技艺,早已声名远扬,如今虽老,但掌握兵法,心中不平之气未消。 太尉向东行,寻求像剧孟那样的侠客,伏波将军南下,得到了袁盎这样的政治家。 你开辟百战,都是为了王国的策略,作为孤立无助的臣子,你的行为岂是世俗所能理解的。 自古以来,江淮地区多出侠客,我知道你还会请求承担重任。
赏析
这首诗赞扬了史少尹的才华和志向,通过历史典故和比喻,描绘了他不凡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抱负。诗中“学书学剑早成名”一句,既表达了史少尹的早慧,也暗示了他的全面才能。后文通过“太尉东行求剧孟”等句,将史少尹比作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显示了他在当时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史少尹未来事业的期待和信任。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诗人欧大任的文学功底和历史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