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光州:今河南省潢川县。
-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 刘伯玄:人名,具体不详。
- 丹梯:红色的台阶,这里指高台。
- 杖藜:拄着藜杖,藜是一种植物,其茎可做杖。
- 芒砀:山名,在今河南省永城市。
- 轘辕:山名,在今河南省偃师市东南。
- 汉京:指汉朝的都城长安。
- 燕甸:指燕国的郊外。
- 六载:六年。
- 主恩:皇帝的恩典。
- 散吏:闲散的官吏。
- 佩萸:佩戴茱萸,重阳节的习俗。
- 金闺:指朝廷。
翻译
在光州的重阳节,我被刘伯玄邀请在高台上饮酒。万家萧条,我醉眼朦胧中眺望中原,拄着藜杖。芒砀山的云雾似乎散开了颖水的下游,轘辕山的飞雨遍布淮河以西。汉朝的都城边烽火连天,燕国的山河间战马嘶鸣。六年来,皇帝的恩典让我这个闲散的官吏得以安闲,但佩戴着茱萸,我该去哪里眺望朝廷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重阳节在高台上饮酒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芒砀山、轘辕山的描绘,以及对汉京、燕甸的战乱景象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朝廷的思念。诗中“醉眼中原且杖藜”一句,既展现了诗人的醉态,也透露出对中原的深情。末句“佩萸何处望金闺”则巧妙地将重阳习俗与对朝廷的向往结合,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