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奉国将军奉敕旌孝伯融与焉纪赠一首

将军忠孝自天成,令子犹脩奕世名。 相以象贤殷大戊,家传为善汉东平。 千秋带砺河山在,五色丝纶日月明。 仲举偏题高士疏,豫章今更表西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瑞昌: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
  • 奉国将军:明朝的一种爵位,属于宗室成员。
  • 奉敕:接受皇帝的命令。
  • 旌孝:表彰孝行。
  • 伯融:人名,可能是奉国将军的儿子或其他亲属。
  • 奕世:累世,世代相传。
  • 象贤:效法贤人。
  • 殷大戊:商朝的贤君,以德治国。
  • 为善:行善,做好事。
  • 汉东平:指汉朝的东平王刘苍,以贤德著称。
  • 千秋带砺:比喻江山稳固,如带子般环绕,如磨刀石般坚硬。
  • 河山:国家的疆土。
  • 五色丝纶:五彩的丝线,比喻皇帝的诏书。
  • 日月明:比喻皇帝的恩泽如日月般普照。
  • 仲举:人名,可能是当时的官员或文人。
  • 高士疏:高士的奏疏,指有德行的人向皇帝提出的建议或报告。
  • 豫章: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
  • 西京:指长安,古时中国的首都之一。

翻译

将军的忠孝品质是天生的,他的儿子也继承了世代相传的美名。他们效法古代的贤君殷大戊,家族传统是行善如汉朝的东平王。国家的疆土如带子般环绕,坚不可摧,皇帝的诏书如五彩丝线,恩泽如日月般普照。仲举特别题写高士的奏疏,豫章现在更是表彰了西京的贤德。

赏析

这首诗赞颂了奉国将军及其家族的忠孝和贤德。通过引用历史上的贤君和贤王,诗人强调了家族美德的传承和国家的繁荣稳定。诗中“千秋带砺河山在,五色丝纶日月明”一句,既描绘了国家的坚固和皇帝的恩泽,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忠孝美德的崇高敬意。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