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驾出耕籍田
帝籍国南郊,于亩画沟澻。
仲月土膏动,穜稑种在器。
诹日冕朱纮,乘辇驾苍驷。
登坛礼先农,秉耒率有位。
冒橛三推勤,终亩庶人亟。
仓禀可望盈,粢盛庶能备。
劳酒及黄冠,赐玉先绿綟。
青鸾合嘉奏,铜雀应丰岁。
幸从甸师来,免叹周南滞。
小臣思归耕,愿毕东皋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帝籍:皇帝的田地。
- 国南郊:国家的南部郊区。
- 沟澻:田间的沟渠。
- 仲月:农历二月。
- 土膏:肥沃的土地。
- 穜稑:古代两种早熟和晚熟的谷物。
- 诹日:选择吉日。
- 冕朱纮:古代帝王戴的冠冕,红色的丝带。
- 乘辇:乘坐辇车。
- 苍驷:青色的马。
- 登坛:登上祭祀的高台。
- 礼先农:祭祀农神。
- 秉耒:手持农具。
- 有位:有官职的人。
- 冒橛:古代农具。
- 三推:三次推动农具。
- 终亩:完成耕作。
- 庶人:普通百姓。
- 仓禀:粮仓。
- 粢盛:祭祀用的谷物。
- 劳酒:慰劳的酒。
- 黄冠:农民的帽子。
- 绿綟:绿色的丝带。
- 青鸾:传说中的神鸟。
- 铜雀:古代的一种乐器。
- 甸师:管理田地的官员。
- 周南:地名,这里指周朝的南部地区。
- 东皋:东边的田地。
翻译
皇帝的田地在国家南部郊区,田间画有沟渠。农历二月土地肥沃,早熟和晚熟的谷物种子已经准备好。选择吉日,皇帝戴着红色的冠冕,乘坐辇车,驾着青色的马。登上祭祀的高台,祭祀农神,手持农具,带领有官职的人一起耕作。三次推动农具,普通百姓迅速完成耕作。粮仓有望充满,祭祀用的谷物也能准备充足。慰劳农民的酒和农民的帽子,先赐予绿色的丝带。青鸾合奏美妙的音乐,铜雀预示着丰收的年景。有幸跟随管理田地的官员来到这里,免去了在周朝南部地区的滞留。小臣我思念归耕,希望能完成东边田地的税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亲自耕作的场景,展现了古代农业社会的礼仪和皇帝的亲民形象。通过“帝籍国南郊”、“仲月土膏动”等句,生动地描绘了春耕的景象。诗中“登坛礼先农,秉耒率有位”等句,表达了皇帝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农神的尊敬。整体上,诗歌语言庄重,意境和谐,展现了明代皇帝的仁政和对农业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