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三山行为唐仁卿父母双寿赋

君不见南北涨渤一水通,扶桑万里初日红。蓬莱瀛洲与方丈,黄金宫阙云气中。 三神之山可望不可至,船行往往引以风。澄海东近扶桑东,霞冠星佩唐仙翁。 陈姥秀笄六珈贵,重封偕老颜如童。华堂结构开耆寿,烟波绾带沧津口。 鸾歌凤舞轩辕丘,包匦菁茅云梦薮。错衡文毂拥路衢,峨弁振缨向庭牖。 雕盘缤纷翠釜驰,金支闪烁珠旗走。翁姥齐欢此日觞,象筵岁酌长生酒。 仙郎计部莱衣斑,兰满阶墀玉树环。安期巨枣纷将献,王母蟠桃近可攀。 君不见阜乡亭下赤舄还,千岁求我蓬莱间。且向天中觐双阙,还来海上访三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树木,传说太阳从这里升起。
  • 蓬莱瀛洲方丈:古代神话中的三座仙山。
  • 澄海:清澈的大海。
  • 霞冠星佩:形容仙人或高贵人物的服饰。
  • 陈姥:指诗中人物的妻子。
  • 六珈: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
  • 耆寿:长寿。
  • 轩辕丘:传说中的黄帝居住地。
  • 包匦:包裹和匣子,指礼物。
  • 菁茅:一种香草,古代用于祭祀。
  • 云梦薮:古代楚国的大泽,这里指广阔的水域。
  • 错衡文毂:装饰华丽的车辆。
  • 峨弁:高高的帽子。
  • 雕盘:雕刻精美的盘子。
  • 翠釜:绿色的锅。
  • 金支:金色的支撑物。
  • 珠旗:装饰有珍珠的旗帜。
  • 象筵:象牙装饰的宴席。
  • 仙郎:指仙人或高贵的人物。
  • 莱衣:古代贵族的服饰。
  • 安期: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巨枣:大红枣,传说中的仙果。
  • 王母:即西王母,古代神话中的女神。
  • 蟠桃:传说中的仙桃,食之可长生不老。
  • 阜乡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赤舄:红色的鞋子。

翻译

你看不见南北涨渤之间有一条水路相通,扶桑树上的万里初日红彤彤。蓬莱、瀛洲和方丈,黄金宫阙在云气中若隐若现。 三座神山可以望见却无法到达,船只常常因风而行。清澈的大海东边靠近扶桑的东边,仙翁戴着霞冠星佩。 陈姥戴着秀美的笄,六珈头饰显得高贵,共同封号,共同老去,容颜依旧如童。华丽的堂屋为长寿而建,烟波环绕着沧津口。 鸾歌凤舞在轩辕丘,包裹和匣子装满了云梦薮的香草。装饰华丽的车辆拥塞在路衢,高高的帽子和振动的缨带向着庭牖。 雕刻精美的盘子,绿色的锅子迅速传递,金色的支撑物闪烁,珍珠装饰的旗帜飘扬。翁姥共同欢庆这一日的酒宴,象牙装饰的宴席上每年都酌饮长生酒。 仙郎穿着莱衣,斑驳的衣裳,兰花满阶,玉树环绕。安期的大红枣纷纷献上,王母的蟠桃近在眼前可攀摘。 你看不见阜乡亭下的赤舄归来,千岁在蓬莱间寻求我。且在天中觐见双阙,再来海上访三山。

赏析

这首诗以神话传说为背景,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仙山的神秘和仙人的生活。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神话元素和华丽的辞藻,如“扶桑”、“蓬莱”、“瀛洲”等,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长寿和美好生活的祝愿,如“重封偕老颜如童”、“象筵岁酌长生酒”等,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