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归

通籍金闺已四年,遗经仅得守师传。 息心渐已焚残草,学道何妨老一毡。 客醉每参禅讲坐,僧贫犹乞笔耕钱。 思归欲借缑山鹤,骑入罗浮七洞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通籍:指在朝廷中有了名籍,即成为官员。
  • 金闺:指朝廷。
  • 遗经:指古代的经典文献。
  • 师传:老师的传授。
  • 息心:指停止世俗的杂念,专心修行。
  • 焚残草:比喻烧毁旧作,不再写作。
  • 学道:指学习道家的学问或修行。
  • 一毡:指简朴的生活环境。
  • 参禅:指参与禅宗的修行。
  • 禅讲坐:指禅宗的讲经说法。
  • 笔耕钱:指通过写作赚取的钱财。
  • 缑山鹤:指传说中仙人骑的鹤,缑山是传说中的仙山。
  • 罗浮七洞天:指道教中的七大洞天之一,位于广东罗浮山。

翻译

在朝廷中任职已有四年,我仅能守着古代经典文献,保持老师的传授。 我已逐渐停止世俗杂念,专心修行,不再写作,学习道家的学问,即使老了也愿意过着简朴的生活。 客人们常常醉酒后参与禅宗的讲经说法,而贫穷的僧人仍然乞求通过写作赚取钱财。 我渴望归隐,想要借用传说中仙人骑的鹤,骑着它进入广东罗浮山的道教七大洞天。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诗中,“通籍金闺已四年”一句,既显示了诗人的官职身份,也暗示了他对官场生活的疲惫。随后的“遗经仅得守师传”和“息心渐已焚残草”则进一步表明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对世俗杂念的摒弃。最后,诗人通过“思归欲借缑山鹤,骑入罗浮七洞天”的想象,展现了他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然态度。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