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谒长陵十六韵

天门今再入,瞻忆十年曾。 日月翔龙地,松楸下马陵。 帝功成靖难,祖德侍中兴。 蓟北嘉禾兆,燕州赤兔乘。 渡江屯虎豹,截海上鹍鹏。 风急青冥动,星高紫极升。 纂图开禹服,佐命得尧朋。 台古还招骏,田稀尽放鹰。 敕躬金作砺,纳谏木从绳。 兵以犁庭出,威非绝幕矜。 禽胡铭始勒,嗣夏统先承。 清水铜符下,榆川玉几冯。 隧城深结搆,华表突崚嶒。 万国传遗令,千官奉大烝。 玄宫河岳气,银海雁凫灯。 欲奏思文颂,抽毫愧未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陵: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位于南京。
  • :拜访,特指对尊贵人物的拜访。
  • 十六韵:指这首诗有十六个韵脚。
  • 翔龙地:比喻皇帝的居所或陵墓。
  • 松楸:指墓地上的松树和楸树,常用来象征墓地。
  • 靖难:指明朝初年朱元璋平定各地叛乱,巩固政权。
  • 蓟北:指今天的北京一带。
  • 燕州:指今天的河北一带。
  • 鹍鹏:古代传说中的大鸟,比喻巨大的力量或势力。
  • 青冥:指天空。
  • 紫极:指帝王的宫殿。
  • 禹服:指古代中国的疆域。
  • 尧朋:指贤明的臣子。
  • 招骏:指招募贤才。
  • 放鹰:指打猎。
  • 金作砺:比喻君主自我磨砺,不断进步。
  • 木从绳:比喻臣子直言进谏。
  • 犁庭:指平定边疆。
  • 绝幕:指边疆。
  • 禽胡:指征服外族。
  • 嗣夏:指继承华夏的传统。
  • 铜符:指皇帝的命令。
  • 玉几:指皇帝的座位。
  • 隧城:指陵墓的地下宫殿。
  • 华表:指陵墓前的石柱。
  • 崚嶒:形容山势高峻。
  • 玄宫:指陵墓的地下宫殿。
  • 河岳气:指山河的气势。
  • 银海:指陵墓中的水池。
  • 雁凫灯:指陵墓中的灯具。
  • 思文颂:指对先祖的赞美诗。

翻译

再次来到长陵,心中感慨万分,回忆起十年前也曾来此瞻仰。这里是皇帝的陵墓,象征着皇权的稳固。皇帝的功绩在于平定叛乱,祖辈的德行支持着国家的复兴。在蓟北和燕州,吉祥的征兆预示着国家的繁荣。渡过长江,驻扎着强大的军队,像鹍鹏一样在海上截击敌人。风急天高,星辰高悬,象征着国家的昌盛。继承了古代的疆域,得到了贤臣的辅佐。古老的台地上,依然吸引着贤才,田野上,猎鹰自由飞翔。皇帝自我磨砺,接受臣子的直言进谏。军队出征平定边疆,威名远播。征服外族,继承华夏的传统。皇帝的命令下达,皇帝的座位稳固。陵墓的地下宫殿深邃,石柱高耸。万国传承着皇帝的遗令,千官奉行着祭祀。陵墓中的气势如山河,灯具如雁凫。想要创作赞美诗,却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长陵的再次瞻仰,表达了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敬仰和对国家繁荣的祝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如“翔龙地”、“松楸”、“鹍鹏”等,展现了皇帝的威严和国家的昌盛。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对贤臣的渴望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诗作品。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