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伯承见寄

遂初赋就竟东归,词客宣城蚤拂衣。 河水寒流通别墅,钓台疏柳护渔矶。 鸦啼曙色鄄原过,雁起秋风濮上飞。 千里尺书能问讯,长安何处望柴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遂初赋:指完成初稿的诗赋。
  • 词客:指诗人或文人。
  • 宣城:地名,今属安徽省。
  • 蚤拂衣:比喻早早地离开。
  • 别墅:指郊外的住宅。
  • 钓台:钓鱼的平台。
  • 渔矶:钓鱼时站立的岩石。
  • 鄄原:地名,今属河南省。
  • 濮上:地名,今属河南省。
  • 尺书:指书信。
  • 柴扉:简陋的门,常用来比喻简朴的生活或隐居的地方。

翻译

完成了初稿的诗赋,我最终决定东归,像那位早早离开宣城的词客一样。 河水寒冷,流向我的郊外住宅,钓台上疏疏的柳树环绕着渔矶。 乌鸦在黎明的曙光中啼叫,我经过鄄原;大雁在秋风中起飞,我目送它们在濮上翱翔。 千里之外,你的书信能够问候我,但我却不知在长安的何处,能望见那简朴的门扉。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完成诗赋后的归隐之情,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如寒冷的河水、疏柳环绕的钓台,以及乌鸦和雁群的飞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末句“长安何处望柴扉”则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