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台放歌

登高作越吟,倚剑歌转哀。木叶纷交下,征鸿亦徘徊。 西樵之游同数子,半酣太叫超然台。此时万里飞蓬转,但闻悲风萧萧天上来。 绛宫朱阙远明灭,洞天福地空崔嵬。仙乎仙乎不可见,浮丘洪厓安在哉。 笑骑鸿鹄过琼岛,便应从此归蓬莱。蓬莱方丈是何处,白云袅袅帝乡去。 天外虚传二凤楼,人间岂见三花树。云车风马自千秋,旦夕蟪蛄何用愁。 君不见周太子,缑氏山头鹤来去。又不见轩辕君,鼎湖水上龙缤纷。 浊世之居若脱屣,人生胡为在尘滓。任也江湖落魄生,形骸肮脏无所成。 往来每拟淩云赋,梦中时作升天行。大鹏或被斥鴳笑,平生禽尚吾同调。 布袜青鞋淩绝峤,临风更向蓬池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超然台: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越吟:指吟咏越地的诗歌。
  • 征鸿:指南飞的大雁。
  • 西樵: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绛宫朱阙:指神仙居住的宫殿。
  • 洞天福地:指道教中的仙境。
  • 浮丘洪厓:指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琼岛:指仙岛。
  • 蓬莱:指传说中的仙山。
  • 方丈:指仙山中的一个地方。
  • 帝乡: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二凤楼:指传说中的楼阁。
  • 三花树:指传说中的神树。
  • 云车风马:指神仙的交通工具。
  • 蟪蛄:指蝉。
  • 周太子:指周灵王的太子晋,传说中的仙人。
  • 缑氏山:指太子晋修炼成仙的地方。
  • 轩辕君:指黄帝。
  • 鼎湖:指黄帝乘龙升天的地方。
  • 浊世:指尘世。
  • 脱屣:比喻轻易放弃。
  • 形骸肮脏:指身体不洁净。
  • 淩云赋:指高远的志向。
  • 升天行:指修炼成仙的行为。
  • 大鹏:指传说中的大鸟。
  • 斥鴳:指小鸟。
  • 禽尚:指崇尚飞禽。
  • 布袜青鞋:指隐士的装束。
  • 淩绝峤:指登上险峻的山峰。
  • 蓬池:指传说中的仙池。

翻译

登上高处吟咏越地的诗歌,倚剑而歌,心情转为哀伤。树叶纷纷落下,南飞的大雁也在徘徊。与几位朋友一同游览西樵,半醉时在超然台上大声呼喊。此时万里飞蓬转动,只听见悲风萧萧从天上来。神仙居住的宫殿远在天边,明灭可见,仙境空旷而高耸。仙人啊仙人,不可见,浮丘和洪厓在哪里呢?笑着骑上鸿鹄飞过仙岛,就应该从此归向蓬莱。蓬莱方丈在哪里?白云袅袅向神仙居住的地方飘去。天外虚传的二凤楼,人间岂能见到三花树。神仙的交通工具云车风马已有千秋,旦夕间的蝉鸣何须忧愁。你不见周太子,在缑氏山上鹤来鹤去。又不见轩辕君,在鼎湖水上龙飞凤舞。尘世的生活如同脱鞋,人生为何要陷入尘滓之中。我这江湖落魄之人,形骸不洁净,无所成就。往来常拟作高远的志向,梦中时常修炼成仙。大鹏或许被小鸟嘲笑,平生崇尚飞禽,与我有同调。穿着布袜青鞋登上险峻的山峰,临风向蓬池长啸。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诗中,“登高作越吟”和“倚剑歌转哀”等句,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时的哀伤心情。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如“绛宫朱阙远明灭”和“洞天福地空崔嵬”,诗人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最后,“浊世之居若脱屣”和“人生胡为在尘滓”等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仙境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仙境向往诗。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