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试皇极门作
双阙中天起,宸居控华夷。
卿云薄前殿,下建五丈旗。
赐召入铜龙,延引牧豕儿。
冠簪左右列,侍从纷皋夔。
衢室下清问,爰采刍荛辞。
自顾雕虫技,岂有青云姿。
结发愿事主,委身及明时。
上书幸晚达,颖脱亦在兹。
负薪暂已释,交戟容逶迤。
衮职自无阙,绍绕将奚为。
且因四门辟,思以答周咨。
千载有良谟,毋遣曲学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双阙:古代宫殿前的两座高台,这里指皇宫。
- 宸居:帝王的居所。
- 卿云:古代传说中的祥云。
- 五丈旗:高大的旗帜。
- 铜龙:古代宫殿前的铜制龙形装饰。
- 牧豕儿:指普通的农家子弟。
- 皋夔:古代贤臣皋陶和夔的合称,这里指贤能的官员。
- 衢室:古代帝王听政的地方。
- 刍荛辞:指民间的意见和建议。
- 雕虫技:指微不足道的技艺。
- 青云姿:指高远的志向和才能。
- 结发:指年轻时。
- 上书:向皇帝上奏章。
- 颖脱:指才能突出。
- 负薪:指背负柴草,比喻劳苦。
- 交戟:指宫廷卫士。
- 衮职:指帝王的职责。
- 绍绕:指继承和发扬。
- 四门辟:指四方开放,广泛听取意见。
- 周咨:广泛咨询。
- 良谟:好的谋略。
- 曲学:指偏颇的学问。
翻译
皇宫前的两座高台耸立于天际,帝王的居所掌控着华夏和四方。祥云轻薄地覆盖在前殿之上,高大的旗帜竖立在殿前。被召入宫殿前的铜龙装饰处,引荐了普通的农家子弟。官员们左右排列,侍从们纷纷如贤臣皋陶和夔般聚集。帝王在衢室中倾听民间的声音,采纳百姓的意见和建议。自认为只有微不足道的技艺,岂能有高远的志向和才能。年轻时便立志要侍奉君主,投身于这光明的时代。上书希望晚些得到回应,才能突出也在于此。暂时放下了劳苦的生活,宫廷卫士也容许我缓缓前行。帝王的职责自是无缺,继承和发扬又为何呢?且因四方开放,广泛听取意见,思考如何回应帝王的咨询。千年有好的谋略,不要让偏颇的学问受到讥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被召入皇宫的场景,表达了对帝王的忠诚和对时代的感慨。诗中通过对皇宫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帝王的威严和国家的繁荣。诗人自谦地表达了自己的微小技艺,但同时也展现了他的志向和对时代的积极态度。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宏大,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君主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