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引

雨雪萧萧闭关卧,劲风吹寒激窗过。 篝灯不寐抚髀坐,哀歌中夜无人和。 只今书牍有三千,不似东皋二顷田。 餔糜一饱寒无毡,男号女啼常在前。 曾闻宁生一叩角,下车载之相齐国。 人生穷达未可卜,布衣且寄灵台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灵台:指心灵。
  • 雨雪萧萧:形容雨雪声。
  • 闭关卧:指闭门不出。
  • 劲风:指强劲的风。
  • 激窗:指风猛烈地吹过窗户。
  • 篝灯:指用竹笼罩着的灯。
  • 抚髀坐:指抚摸大腿坐着。
  • 哀歌:指悲伤的歌曲。
  • 东皋:指东边的田地。
  • 餔糜:指吃稀饭。
  • 男号女啼:指家中孩子的哭声。
  • 宁生:指宁戚,春秋时期的人,曾为齐桓公的宰相。
  • 叩角:指敲击牛角唱歌。
  • 下车载之:指宁戚被齐桓公用车载回。
  • 相齐国:指成为齐国的宰相。
  • 穷达:指命运的困顿和显达。
  • 布衣:指平民。
  • 寄灵台宿:指寄托心灵。

翻译

雨雪声萧萧,我闭门不出躺卧在家,强劲的风吹过窗户,寒冷刺骨。点着竹笼罩着的灯,我无法入睡,抚摸着大腿坐着,深夜唱着悲伤的歌曲,无人相和。如今我手头的书信有三千封,却不如东边田地上的二顷田地。吃着稀饭,勉强填饱肚子,寒冷时连毡子都没有,家中孩子的哭声常常在耳边。曾听说宁戚敲击牛角唱歌,被齐桓公用车载回,成为齐国的宰相。人生的困顿和显达难以预料,作为平民,我暂且寄托心灵于此。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感慨。诗中,“雨雪萧萧闭关卧”和“劲风吹寒激窗过”描绘了诗人闭门不出的孤寂和寒冷的环境。通过对家中贫困生活的描写,如“餔糜一饱寒无毡”和“男号女啼常在前”,诗人表达了对家庭困境的无奈和对孩子的怜爱。最后,诗人以宁戚的典故,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抒怀诗。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