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东坡雪堂遂过赤壁矶下

钱唐为守最风流,谁遣临皋咏四愁。 两赋云霞留赤壁,五年烟月醉黄州。 沙湖已决求田计,樊口曾来把钓游。 莫向雪堂歌九辩,江山萧瑟白云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钱唐:地名,即今杭州。
  • 临皋:地名,在今湖北黄冈南。
  • 四愁:指忧愁。
  • 两赋:指苏轼的《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 云霞:比喻文采。
  • 赤壁:地名,在今湖北赤壁市西北。
  • 五年:指苏轼在黄州(今湖北黄冈)被贬的五年。
  • 烟月:指朦胧的月光。
  • 黄州:地名,今湖北黄冈。
  • 沙湖:地名,在今湖北黄冈东。
  • 求田问舍:指购买田地房产。
  • 樊口:地名,在今湖北鄂州西。
  • 把钓:指钓鱼。
  • 雪堂:苏轼在黄州的居所。
  • 九辩:古代楚辞中的一篇,此处泛指诗歌。
  • 萧瑟:形容景色凄凉。
  • 白云秋:指秋天的白云,象征着高远和超脱。

翻译

我作为杭州的守臣,最为风流倜傥,谁知却在临皋之地吟咏忧愁。苏轼的两篇《赤壁赋》如同云霞般留在赤壁之上,他在黄州度过了五年的朦胧月光与烟雾。在沙湖,他已决定购买田地房产,而在樊口,他曾悠闲地钓鱼游玩。不要在雪堂中吟唱悲歌,那里的江山景色凄凉,秋天的白云高远而超脱。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苏轼在黄州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诗中“两赋云霞留赤壁”一句,既赞美了苏轼的文学成就,又暗含对其人格的敬仰。“莫向雪堂歌九辩,江山萧瑟白云秋”则表达了诗人对苏轼境遇的同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高洁志向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欧大任对苏轼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评价。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