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七月二十有五日北楼观兵有作

· 苏葵
独坐高楼辟四窗,俯看旌旆尽飞扬。 将军似虎生风勇,士卒如山压卵强。 閒暇养成堪敌忾,太平修武是堤防。 白头也有安边策,宝剑无缘赐上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旌旆(jīng pèi):旗帜的总称。
  • 忾(kài):愤怒,愤恨。

翻译

独自坐在高楼上打开四面窗户,俯身看去旗帜尽数飞扬。将军如虎般勇猛有风威,士卒们像山一样强大可轻松压制对方。在闲暇时培养出能够抵御敌人的能力,太平时期加强武备是进行防范的措施。我虽已白发苍苍却也有安定边疆的策略,可惜宝剑没有机会被赐给圣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北楼观兵的场景,展现了军队的威武和作者的忧国之情。诗的首联通过“独坐高楼辟四窗,俯看旌旆尽飞扬”,写出了作者在高楼上观看军队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开阔的视野和壮观的氛围。颔联“将军似虎生风勇,士卒如山压卵强”,用生动的比喻表现了将军的勇猛和士卒的强大,凸显了军队的战斗力。颈联“閒暇养成堪敌忾,太平修武是堤防”,强调了在和平时期也要加强军事训练,以备不时之需,体现了作者的军事思想。尾联“白头也有安边策,宝剑无缘赐上方”,表达了作者虽年老但仍有安邦定国之策,可惜无法得到朝廷的重视和采纳,流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有力,意境雄浑,既展现了军队的风貌,又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对自己抱负无法施展的感慨。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