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南归

· 苏葵
别路悠悠过十年,此时何处送君还。 莺花鱼藻东风里,凤阁龙楼北斗边。 景物颇偿寻胜愿,江湖甘费买舟钱。 迎门稚子牵衣日,芦橘杨梅次第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悠悠:长久、遥远的样子。(注音:yōu yōu)
  • 莺花鱼藻:莺啼花开,鱼游水藻茂盛,形容春天的美景。
  • 凤阁龙楼:指华丽的楼阁宫殿。
  • 北斗边:形容京城的方位,北斗星所在的北方,这里借指京城。
  • :实现,满足。(注音:cháng)
  • 寻胜愿:寻觅胜景的愿望。
  • 甘费:甘愿花费。
  • 芦橘杨梅:泛指水果。

翻译

分别的路途漫长,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十年,如今在这地方送你回去。在东风吹拂下,莺啼花开,鱼游水藻茂盛,京城中有着华丽的楼阁宫殿。这一路的景物,多少满足了寻觅胜景的愿望,在江湖间甘愿花费买船的钱。当你到家那日,迎接你的孩子牵着你的衣角,那时各种水果会依次变得新鲜可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友南归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归途的美好祝愿。诗的首联通过“别路悠悠过十年”,点明了分别时间之久,“此时何处送君还”则表达了送别的情境。颔联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京城的繁华,以乐景衬哀情,更凸显出离别的不舍。颈联写友人在归途中可以欣赏美景,虽花费了买舟钱,但也心甘情愿,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尾联想象友人到家时的情景,孩子牵衣,水果鲜美,充满了温馨和喜悦,也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美好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景色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