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蠡阻风作讼风伯

· 苏葵
莫春三月天晴明,湖波镜静涵天光。轻风徐来水拖縠,舟船南北如腾骧。 移时巽二作威福,推撼地轴摇乾纲。玄冥驱胁使倾注,河伯鼓舞令颠狂。 洪涛百尺势翻覆,叫号怒激声悲凉。鲸鲵入夜纵齧吻,罔象白日呈妖祥。 艨冲阻绝不敢渡,岂有舴艋能轻飏。扬澜右蠡称古险,况复值此冲飙强。 停桡继日掩窗卧,进退上下俱傍徨。迟留待息势未息,怒来挺臂挥干将。 将欲斩蛟龙,蛟龙泣诉非其殃。将欲斩魑魅,魑魅畏惧先潜藏。 风伯兮风伯,非尔之罪其畴当。吾闻太昊正司令,长养万物敷春阳。 胡为恣肆窃其柄,簸弄凛洌施推戕。我今上讼兮投彼东方,帝其有知兮按典章。 戮及恶德兮天道常,颈血下溅兮谁汝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左蠡:地名,在今江西都昌西北。
  • 莫春:暮春,晚春。读音为“mù chūn ”。
  • (hú):有皱纹的纱。
  • 腾骧(xiāng):奔驰,飞跃。
  • 巽二:风神名。
  • 威福:指权势,指利用权势,横行霸道。
  • 玄冥:水神名。
  • 河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
  • 鲸鲵(ní):即鲸鱼。雄曰鲸,雌曰鲵。
  • 齧吻(niè wěn):咬嘴,这里指鲸鱼的攻击性行为。
  • 罔象:传说中的水怪。
  • 艨冲(méng chōng):古代的一种战船。
  • 舴艋(zé měng):小船。
  • (biāo):暴风。
  • (ráo):船桨。
  • 干将:古代宝剑名,这里指宝剑。
  • 太昊:传说中的东方之神,司春之神。
  • (liè):寒冷。

翻译

晚春三月天气晴朗明媚,湖水如镜子般平静,涵容着天光。轻柔的风儿缓缓吹来,水面像拖着有皱纹的纱,舟船南北行驶如同奔驰的骏马。

过了一会儿,风神巽二作威作福,推动摇晃着大地的轴心,摇动着天地的纲纪。水神玄冥驱使胁迫着大水倾注而下,河伯鼓舞着使波浪变得疯狂。

洪涛高达百尺,波涛翻滚,呼喊号叫,声音愤怒激动而悲凉。鲸鱼在夜晚肆意攻击,水怪在白天呈现出妖异的祥瑞。

战船被阻断无法通行,哪有小船能够轻易飘荡。扬起波澜的右蠡向来以古险著称,更何况又遇上这强劲的暴风。

停下船桨,接连几日掩窗而卧,船只进退上下都让人感到彷徨不安。停留等待风势平息,可风势却没有平息,愤怒之下挺臂挥舞着宝剑。

想要斩杀蛟龙,蛟龙哭诉说这不是它的灾祸。想要斩杀鬼怪,鬼怪畏惧而先躲藏起来。

风伯啊风伯,这不是你的罪过那该是谁的责任呢。我听说太昊正在掌管时令,生长养育万物,散播着春天的阳光。

为什么你肆意窃取他的权柄,簸弄寒冷,施行推毁残害之事。我现在向上天控告你,将诉状投向那东方,天帝如果知道了一定会按照典章来处理。

惩罚那些恶行是天道的常理,让他们的颈血向下飞溅,又有谁会为你们伤心呢。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风灾的恐怖景象以及作者的愤怒和抗争。诗的开头描绘了平静美好的春景,与后文的风灾形成鲜明对比。随着风神、水神等的肆虐,洪涛翻覆,怪物横行,船只受阻,人们陷入困境,场景描写极具张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风灾的不满和对肇事者的谴责,同时也寄希望于天帝能够主持公道,惩罚恶德。整首诗情感激昂,气势磅礴,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也反映了他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神话元素,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