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病足遣怀呈江景吴二首

· 苏葵
几日床帏不暂离,家人疑我学希夷。 卧将本草从头检,过却端阳不自知。 屯否在人常大半,忧愁于我更相持。 行藏惠迪多年悟,造化真成是小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wéi):帐子、幔幕。
  • 希夷:指古代的隐士,这里指躺卧休息如同隐士一般。
  • :查看。
  • (zhūn):艰难、困顿。
  • (pǐ):不利、不好。
  • 行藏:指出处或行止。
  • 惠迪:出自《尚书·皋陶谟》中的“惠迪吉,从逆凶”,意思是顺着道理去做就吉祥,违背道理去做就凶险。这里可理解为对人生道理的领悟。

翻译

这几日我一直没有离开床帏,家人们怀疑我学那些隐士躺卧休息呢。我卧在床上将本草书籍从头查看,度过了端午节自己都没察觉到。人生的艰难或顺利大多取决于人自身,而忧愁却与我长久相伴。对于人生的行止我经过多年领悟,可造化弄人,这世间的规律真像个不懂事的小孩啊。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端午节生病卧床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感慨。诗的前两句描述了自己因病卧床的情景,以及家人的误解。接下来,作者通过查看本草书籍来消磨时间,同时也暗示了对自己健康的关注。“屯否在人常大半,忧愁于我更相持”这两句,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认为人的命运大多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忧愁却总是如影随形。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理的领悟,以及对造化弄人的无奈。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传达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