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丞:官名,这里指杨公。
- 绣斧:汉武帝时,御史乘绣衣持斧,称绣衣直指,这里指执法大权。(绣:xiù)
- 南粤:今广东、广西一带,这里指南边。
- 寿母:对母亲的祝寿词,称母寿辰。
- 霞觞:酒杯的美称。(觞:shāng)
- 北堂:古指士大夫家主妇常居留之处,后代称母亲。
- 贞史:指记载贞妇烈女事迹的史书。(贞:zhēn)
- 阃范:指妇女的道德规范。(阃:kǔn)
- 相门:宰相之家。
- 扶桑:神话中的树名,传说日出其下,后借指东方极远处或太阳出来的地方。(扶:fú)
- 旂常:王侯的旗帜,后泛指旗帜;又作为表彰功臣的名号。(旂:qí)
翻译
杨公手持执法大权前往南方的两广地区,在母亲寿辰之时,于北堂摆下盛宴为母祝寿。百年的贞妇烈女史书中刊录着妇女的道德规范,杨家三代人都传承着书香门第的风范。吉祥的光辉映照海面,仿佛扶桑近在眼前,春天的景色降临阶前,如同玉树般茁壮成长。不仅仅是在家庭中奉献祭祀的牲鼎,更期待着能看到他在功业上建立功勋,名垂青史。
赏析
这首诗是严嵩为两广大都宪杨公的母亲写的寿词,开头两句描述了杨公的职位和为母亲祝寿的情景。接下来通过“贞史百年刊阃范,相门三世引书香”,赞扬了杨家的家风和道德传承。“祥晖映海扶桑近,春色临阶玉树长”这两句用优美的景象来象征杨家的吉祥和繁荣。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杨公不仅能在家庭中尽孝,还能在事业上取得功勋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优美,既表达了对寿母的祝福,也对杨家的门风及未来寄予了美好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