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罪漫书二首

· 苏葵
槁梧谁是奏南音,一羽何须较陆沈。 薏苡未应疑照乘,天池休把混蹄涔。 子龙树老藏身计,元礼舟轻玩世心。 爱杀就中明哲者,瓣香梁砀欲招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槁梧(gǎo wú):干枯的梧桐树。
  • 南音:指古代的乐音。
  • 陆沈:比喻埋没,不为人知。
  • 薏苡(yì yǐ):一种植物。
  • 照乘:明珠。
  • 天池:喻指大的湖泊或天地间的广阔空间。
  • 蹄涔(tí cén):牛马蹄迹中的积水,比喻容量狭小的境地。
  • 子龙:此处可能指赵云,字子龙,作为典故,代表隐退或自保的智慧。
  • 元礼:指李膺,字元礼,东汉名士,这里用其指代洒脱不羁、不拘礼法的态度。
  • 梁砀(dàng):梁国的砀山,此处指有贤能的人所在之地。

翻译

干枯的梧桐琴谁来弹奏那古老的乐音呢?一根羽毛何必去计较是被埋没还是显扬。薏苡不应被怀疑成珍贵的明珠,广阔的天池不要和牛马蹄迹中的积水相混。就像子龙有老树藏身的计策,元礼有着如小船般轻盈的玩世之心。喜爱并敬佩那些明智睿哲的人,我怀着崇敬之心想要去寻找他们。

赏析

这首诗以深邃的意象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和处世态度的思考。诗中通过“槁梧”“南音”“陆沈”等意象,探讨了才华的展现与埋没,以及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价值。“薏苡”“照乘”“天池”“蹄涔”的对比,强调了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有清晰的认知和广阔的视野。“子龙树老藏身计,元礼舟轻玩世心”则以历史人物为例,体现了不同的处世智慧。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明智睿哲之人的敬仰和追寻。整首诗富有哲理,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