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河歌

· 苏仲
毋冯河,毋冯河,河水出自昆崙阿。气势倒急极砰湃,潜穿地脉摧山坡。 东趋西决日千里,溃堤激石雷霆过。舟人见之惊且泣,禹鲧父子常奔波。 长艘巨舰不敢渡,一苇欲济其如何。狂夫恃勇以身试,直欲求死真无他。 欲求死所各有地,何必血肉肥蛟鼍。嗟哉汝不为风丧,嗟哉汝不为鬼魔。 舍身殒命快不介,堪嗤午夜投灯蛾。欲求涉险须有道,雷卦圣言当钻磨。 汝何遄迫行此举,岂欲千古追湘?。呜呼湘?不可效,岂如归去寻山窝。 妻迎子笑相吟哦,清江绿渚披渔蓑,出门长笑春风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冯河:(píng hé)徒步涉水渡河。
  • 昆崙:(kūn lún)昆仑山,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
  • 砰湃:(pēng pài)象声词,形容水流激荡等声。
  • 禹鲧:(yǔ gǔn)大禹和鲧。鲧是大禹的父亲,曾治水失败,大禹治水成功。
  • 蛟鼍:(jiāo tuó)蛟龙与鳄鱼,泛指凶猛的水中动物。
  • 遄迫:(chuán pò)疾速紧迫。
  • 湘?:(xiāng yuān)指屈原投身汨罗江一事。湘,指湘江;?,指屈原。

翻译

不要徒步涉水渡河,不要徒步涉水渡河,河水是从昆仑山流出的啊。河水气势极其汹涌,澎湃激荡,暗中穿行地脉,摧垮山坡。 河水向东奔流又向西决口,一天能流千里之远,冲垮堤岸,激荡石头,如雷霆经过。船夫看到这种情景又惊又泣,大禹和鲧父子为治水常常奔波劳累。 长长的大船巨舰都不敢渡河,想用一根芦苇渡河又能怎么样呢。狂妄的人依仗勇气亲身尝试,简直就是只求一死,没有别的想法。 想要寻死的话各有地方,何必让自己的血肉去喂养蛟龙鳄鱼呢。哎呀你不要被风浪卷走丧生,哎呀你不要成为鬼怪。 舍弃身体丢掉性命毫不在意,真让人嘲笑你就像半夜扑向灯火的飞蛾。想要涉险必须有方法,《周易》中关于雷的卦象和圣人的言论应当钻研琢磨。 你为什么急切紧迫地做出这种举动,难道想要千古之后追上屈原吗。唉,屈原投江不可效仿,不如回到家中寻找一个山窝。 妻子迎接,孩子欢笑,相互吟诗唱和,在清澈的江边,绿色的小洲上披着蓑衣捕鱼,出门时长笑,享受春风的和煦。

赏析

这首诗以“毋冯河”开篇,反复强调不要徒步过河,描绘了河水的汹涌澎湃和破坏力,以及人们面对这种危险时的惊恐和无奈。诗中通过对禹鲧治水的提及,暗示了治水的艰难和危险。同时,批评了那些狂妄地以身试险的人,认为他们的行为如同飞蛾扑火,是不明智的。最后,诗人提出涉险要有道,不能盲目冲动,并认为效仿屈原投江是不可取的,呼吁人们回归安宁的生活,享受家庭的温暖和自然的美好。整首诗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通过形象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对人们生命安全的关注和对正确处世态度的倡导。

苏仲

苏仲,任广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归田。十四年,卒于家。有《古愚集》,诗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其来孙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户部主事古愚公传》,见《古愚集》卷首。苏仲诗,以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顺德苏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为底本。 ► 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