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凤滩

· 苏仲
怪石纵横剑戟开,喷天风浪响春雷。 凤山高引云中去,滩水元从天上来。 万壑生风闻虎啸,两崖斜日有猿哀。 瘴烟毒雾夷人境,老子平生有分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1. 戟(jǐ):古代一种合戈、矛为一体的长柄兵器。
  2. :本来,原本。
  3. 壑(hè):山谷。
  4. 瘴(zhàng)烟:湿势地区山林中的湿热空气,从前认为是瘴疠的病原。

翻译

怪石纵横交错,如剑戟般展开,喷天的风浪声响如春雷轰鸣。凤山高耸,仿佛引领着云雾向空中飞去,滩水原本是从天上流下来的。万座山谷中风声呼啸,仿佛听到了老虎的吼声,两侧山崖在斜阳下,似乎有猿猴在悲哀啼叫。充满瘴气毒雾的蛮夷之地,老子这辈子命中注定该来这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凤滩的壮观景象以及所处环境的险恶。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怪石和风浪,展现出凤滩的雄伟和磅礴气势。“怪石纵横剑戟开,喷天风浪响春雷”,以形象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接下来两句“凤山高引云中去,滩水元从天上来”,进一步强调了凤山的高耸和滩水的汹涌,增添了景色的神秘和壮丽。“万壑生风闻虎啸,两崖斜日有猿哀”则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山谷中的风声和猿猴的哀啼,营造出一种阴森的氛围。最后一句“瘴烟毒雾夷人境,老子平生有分该”,表达了诗人对身处这艰难环境的一种无奈和感慨。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宏大,将凤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苏仲

苏仲,任广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归田。十四年,卒于家。有《古愚集》,诗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其来孙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户部主事古愚公传》,见《古愚集》卷首。苏仲诗,以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顺德苏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为底本。 ► 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