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馆夜坐

· 苏仲
何处楼头鼓角声,夜阑无语坐中庭。 长空月朗一声鹤,腐草城荒几点萤。 帘捲落花空自惜,行藏栖鸟不须惊。 家童百计供茶椀,小慧能知老子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鼓角(gǔ jiǎo):战鼓和号角的总称,古代军队中为了发号施令或鼓舞士气而用的乐器,这里指传来的声音。
  • 夜阑(yè lán):夜深。
  • 中庭:庭院之中。
  • 行藏:指出处或行止。
  • (wǎn):同“碗”。

翻译

不知道是何处的楼头传来鼓角之声,夜深了,我默默无语地坐在庭院中。 辽阔的天空中,明月皎洁,传来一声鹤鸣,荒废的腐草城中,有几点萤火虫在闪烁。 帘子卷起来,看着飘落的花朵,我心中暗自怜惜,那些栖息的鸟儿不必惊慌,我的行动不会打扰到它们。 家童想尽办法为我提供茶水,他的小巧聪慧能明白我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场景,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诗的首联通过“何处楼头鼓角声”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氛围,同时“夜阑无语坐中庭”则表现出诗人的沉思与孤寂。颔联以“长空月朗一声鹤,腐草城荒几点萤”的画面,既展现了明月高照、鹤鸣长空的广阔与清朗,又以腐草城荒和几点萤火虫的微光暗示了世事的变迁和荒凉。颈联中“帘捲落花空自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而“行藏栖鸟不须惊”则体现出诗人的一种平和心态,不愿惊扰他人。尾联“家童百计供茶椀,小慧能知老子情”则描写了家童的贴心,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温暖。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

苏仲

苏仲,任广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归田。十四年,卒于家。有《古愚集》,诗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其来孙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户部主事古愚公传》,见《古愚集》卷首。苏仲诗,以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顺德苏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为底本。 ► 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