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咏
老夫半岁不出门,斗室兀坐天地宽。
瓦瓶不脱二斗粟,老菜一根三日餐。
冬天气寒风飒飒,幸有木绵粗布衲。
何人笑我贱与贫,留得馀资供伏腊。
渊明不免乞食时,我生岁月长无饥。
渊明有子不识字,儿今读遍千家诗。
颜回短命三十二,我已行年四十四。
古来贤豪各如此,敢不低头拜天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斗室:形容极小的屋子。(斗:dǒu)
- 兀坐:独自端坐。
- 飒飒:形容风的声音。(飒:sà)
- 木绵:即木棉,一种保暖的材料。
- 伏腊:指伏祭和腊祭,泛指节日。
翻译
我这个老头子半年没有出门了,在这小小的屋子里独自端坐,却觉得天地宽广。瓦瓶里装着不到二斗的粮食,老菜一根能吃三天的饭食。冬天天气寒冷,风飒飒地吹着,好在有木棉粗布做的衣服可以保暖。有人嘲笑我贫贱,可我留下了一些余财可以供节日使用。陶渊明也免不了有去乞食的时候,我这一生岁月长久没有饥饿之苦。陶渊明的儿子不认识字,我的儿子如今读遍了千家诗。颜回短命只活到三十二岁,我已经活到了四十四岁。自古以来的贤能豪杰都是这样,我怎敢不低头拜谢天地。
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诗人的生活状况和心态。诗人虽生活简朴,半年不出门,粮食不多,菜肴简单,冬天仅靠木棉粗布衲保暖,但他却能以一种豁达的态度面对。他提到陶渊明曾乞食,自己却无饥饿之苦,又对比陶渊明之子不识字,而自己的儿子能读遍千家诗,还以颜回的短命与自己的四十四岁相对比,表现出对自己生活的一种满足和感恩。最后,诗人以古来贤豪的命运为例,表达了对天地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接受。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智慧和达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