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苏州林太守招降海寇韵二首

· 苏仲
披拂春风散晓霜,从来仁者敢谁当。 戢戈自我人人悦,买犊归田处处忙。 增灶不劳虞诩计,鏖兵真笑纪明狂。 大书刻石凭谁手,高揭乾坤镇此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披拂:(pī fú)吹拂,飘动。
  • 戢戈:(jí gē)息兵,收起兵器。
  • 虞诩(xǔ):东汉名将,曾以增灶计迷惑敌军。
  • 鏖兵:(áo bīng)激烈地战斗,苦战。

翻译

春风吹拂着,驱散了早晨的寒霜,从来仁义之人谁敢阻挡。 收起兵器是我自己的决定,人人都为此感到高兴,买牛归田,处处都是忙碌的景象。 采用增灶之计也不费力,苦战的行为真是让人嘲笑纪明的狂妄。 有谁能将这伟大的事迹刻在石头上,高高地树立在此地,镇守这一方天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招降海寇之后的景象,体现了仁者的力量和胜利后的和平繁荣。诗的开头通过“披拂春风散晓霜”营造出一种祥和的氛围,暗示着和平的到来。“仁者敢谁当”强调了仁义的力量是无人可挡的。接下来描述了人们息兵归田的情景,表现出战争结束后人们生活恢复正常的喜悦。“增灶不劳虞诩计,鏖兵真笑纪明狂”用历史典故对比,突出了此次胜利的智慧和意义。最后表达了希望将这一功绩铭刻下来,以镇守此地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宏大,表达了对和平与正义的赞美。

苏仲

苏仲,任广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归田。十四年,卒于家。有《古愚集》,诗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其来孙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户部主事古愚公传》,见《古愚集》卷首。苏仲诗,以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顺德苏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为底本。 ► 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