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静轩

幽轩敞华构,揭以止静名。 讲学既有得,为善宁不成。 潭水无纤波,灵台湛虚明。 勉旃慎终始,千载传芳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标明,揭示。(注音:jiē)
  • :“之焉”的合音字。(注音:zhān)

翻译

一间幽静的轩室有着高大华美的建筑,用“止静”来标明它的名字。 在这里讲学如果有所收获,那么做善事怎么会不成功呢。 潭水没有丝毫的波纹,心灵的平台就会清澈而空明。 努力啊,要谨慎地对待事情的开始和结束,让美好的名声流传千年。

赏析

这首诗以“止静轩”为主题,表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和道德完善的理念。诗的首句描绘了止静轩的华美,为下文的阐述营造了氛围。接下来,诗人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讲学并有所得,便能成就善举,体现了知识与品德的关系。“潭水无纤波,灵台湛虚明”一句,以潭水的平静无波比喻心灵的纯净空明,富有意境。最后,诗人强调要始终保持谨慎,以让美好的名声得以长久流传。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刻,通过对止静轩的描写和对道德修养的思考,传达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罗亨信

明广东东莞人,字用实,号乐素。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正统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变时,誓诸将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挟英宗至,不纳。据要冲孤城,外御强敌,内屏京师。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寻致仕归,卒于家。有《觉非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