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池:南面的池塘。
- 鸣雨:(鸣,读作“míng”)指哗哗作响的雨声。
- 漫:水满外流。
- 孤屿:(屿,读作“yǔ”)孤立的小岛。
- 广岸:广阔的岸堤。
- 回墙:曲折的围墙。
- 水槛:(槛,读作“jiàn”)临池的栏杆。
- 擢秀:(擢,读作“zhuó”)生长茂盛。
- 俨:整齐。
- 瀛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 濠梁:濠水上的桥梁。《庄子·秋水》记载庄子与惠子曾在此展开辩论,后人常用“濠梁”指代寄情玄理的清谈之地或闲适之所。
- 沧浪:(沧,读作“cāng”)古水名,《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后以“沧浪”指此歌,也泛指渔歌或闲适的歌曲。
翻译
雨在夜晚哗哗地下个不停,春天的池水漫过了绿色的池塘。 细细的波浪摇动着孤立的小岛,广阔的岸堤映照着曲折的围墙。 刚适合增添临池的栏杆,也能够容纳野外的船只。 蒲草和荷花纷纷生长茂盛,槐树和柳树整齐地排列着。 让人恍惚中怀疑是在漂荡于海上仙山,深深感觉仿佛是面对着濠水上的桥梁。 面对流水兴致无穷无尽,天色已晚仍在歌唱着渔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南池的景色,通过对雨声、池水、细浪、孤屿、广岸、回墙、水槛、野航、蒲荷、槐柳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清新自然、优美宁静的氛围。
诗的首联通过“鸣雨”和“春波”展现了雨后池水上涨的情景,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颔联中“细浪摇孤屿,广岸映回墙”,细腻地刻画了池塘中的景象,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颈联描述了南池的设施和功能,体现了其实用性。尾联“虚疑泛瀛岛,深拟对濠梁”,则运用想象,将南池的美景与仙境和清谈之地相联系,增添了几分神秘和闲适的氛围。最后,诗人“临流兴不极,日暮歌沧浪”,表达了他面对美景时的愉悦心情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南池的喜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