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溪杂咏

老衲时耕稼,为居近给园。 茅茨十亩地,烟火数家村。 野饭炊晨熟,溪舂入夜喧。 寻常牧牛去,应不犯苗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老衲(nà):年老的和尚,这里是诗人的自称。
  • 给(jǐ)园:指祇树给孤独园,是佛陀说法的重要场所之一,后借指佛寺。

翻译

我这个年老的和尚时常耕种庄稼,居住的地方靠近寺院。有十亩大小的茅屋田地,几处村落升起袅袅烟火。早晨做好了粗茶淡饭,夜晚溪边的水碓(duì)声喧闹不停。平常去放牛的时候,应该不会让牛侵犯到禾苗的根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宁静而朴实的生活场景。诗中,诗人以老衲自称,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他居住的地方既有田地可供耕稼,又邻近佛寺,给人一种清幽之感。诗中描写的茅茨、烟火、野饭、溪舂等,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景象,充满了田园气息。最后一句提到放牛不犯苗根,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细心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热爱。

释通岸

通岸(一五六六—一六四七),字觉道,一字智海。憨山大师书记。后居诃林。工诗,曾与陈子壮、陈子升、黎遂球、区怀瑞、区怀年、黎邦瑊、黄圣年、徐棻、欧必元、欧主遇、黄季恒结南园诗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栖云庵集》。事见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九八。 ► 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