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甲子夏六月巡新繁道由田塍睹禾稼有感二首

· 苏葵
千亩香风散稻花,只输租赋更无他。 任教金勒纤离好,不似藤蓑觳觫嘉。 学稼者曾闻圣道,明农人岂外官家。 少年也有犁锄趣,况复如今两鬓华。
拼音

所属合集

#六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田塍(chéng):田埂。
  • 租赋:租税。
  • 任教:任凭。
  • 金勒:金饰的带嚼口的马络头。
  • 纤离:古代骏马名。
  • 藤蓑:用藤编织的蓑衣。
  • 觳觫(hú sù):恐惧颤抖的样子,这里指农民穿着蓑衣的样子。

翻译

千亩的稻田里香风飘散着稻花,农民们只需缴纳租赋再无其他负担。任凭那金勒装饰的纤离骏马再好,也不如穿着藤蓑的农民自在美好。学习耕种曾听闻是圣人所倡导的道理,明白农事的人又怎能被排斥在官家之外呢。年轻时我也曾有过耕种的乐趣,更何况如今我已两鬓斑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田园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农事的思考和感悟。诗的前两句写千亩稻田稻花飘香,农民只需缴纳租赋,体现了农民的生活状况。接下来诗人将金勒纤离的骏马与穿着藤蓑的农民进行对比,强调了农民的朴实和自在。后两句则表达了学习农事是符合圣人之道的,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己年轻时农耕乐趣的回忆以及对如今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清新,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农民的尊重和对农事的重视。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