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柳中丞失宠二首

· 苏仲
几斛明珠买笑休,百年遗恨水东流。 魂归落日阳台路,泪洒西风燕子楼。 鸾镜不开虚白昼,花钿留得照清秋。 丈夫志气横天地,一笑长歌万恨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斛(hú):旧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 遗恨:到死还感到悔恨。
  • 阳台:传说中楚怀王梦见巫山神女的地方,后用作男女欢会之所的代称。
  • 燕子楼:唐代武宁军节度使张愔(yīn)为其爱妾关盼盼所建的一座小楼。张愔死后,关盼盼独居此楼十余年。后多以燕子楼泛指女子的居所,这里用来借指柳中丞宠妾的住处。
  • 鸾镜:装饰有鸾鸟图案的铜镜。
  • 花钿(diàn):用金翠珠宝等制成的花朵形首饰。

翻译

花费好几斛明珠买得的欢笑已然停止,百年的遗憾如同江水向东流去。 魂魄回到那落日余晖中的欢会之所,泪水洒在西风中的女子居处。 镜子不再打开徒然让白昼虚度,留下的花钿还能映照这清冷的秋季。 大丈夫的志气横贯天地,一声长笑一首高歌将万千怨恨收起。

赏析

这首诗以柳中丞失宠为背景,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和感慨。诗的前两句通过“几斛明珠买笑休”和“百年遗恨水东流”,描绘了柳中丞曾经的繁华和如今的失落,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世事无常的悲哀。接下来的两句“魂归落日阳台路,泪洒西风燕子楼”,用“阳台路”和“燕子楼”这两个象征男女欢爱的地方,暗示了柳中丞失宠后的痛苦和思念。“鸾镜不开虚白昼,花钿留得照清秋”则进一步描写了柳中丞宠妾的寂寞和凄凉,以及时光的虚度。最后两句“丈夫志气横天地,一笑长歌万恨收”,笔锋一转,展现了大丈夫应有的气概,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将怨恨化为豁达和洒脱。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和遗憾,也有对未来的期望和坚定,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苏仲

苏仲,任广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归田。十四年,卒于家。有《古愚集》,诗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其来孙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户部主事古愚公传》,见《古愚集》卷首。苏仲诗,以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顺德苏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为底本。 ► 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