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四首张良

· 苏葵
报得韩仇树汉功,也曾安受列侯封。 若教信越长无恙,未必山中有赤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报得韩仇:指张良为韩国报仇。张良的祖先是韩国人,秦国灭亡韩国后,张良试图刺杀秦始皇为韩国复仇。
  • 树汉功:为汉朝建立功劳。
  • 安受列侯封:安心地接受列侯的封赏。
  • 信越:指韩信和彭越,两人都是汉朝开国功臣,后被刘邦所杀。
  • 无恙:没有疾病,这里指没有被杀。
  • 赤松:传说中的仙人。

翻译

为韩国报仇后又为汉朝建立了功勋,也曾安心地接受了列侯的封赏。倘若韩信和彭越能够平安无事,未必(张良)会到山中去追随赤松子求仙。

赏析

这首诗以张良为切入点,探讨了历史的风云变幻和人生的抉择。诗的前两句描述了张良的功绩和他所获得的荣誉,表现出他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后两句则通过假设韩信和彭越没有被杀的情况,引出对张良选择的思考。如果韩信和彭越没有遭遇不幸,那么张良是否还会选择隐退求仙呢?这种假设揭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刻,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重新审视,引发读者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入思考。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