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屏翰:屏障辅翼,比喻国家重臣。屏(píng),遮挡。翰(hàn),高飞。
- 当宁:指皇帝临朝听政,这里引申为朝廷。当(dāng),面对着。宁(níng),安宁,这里指代皇帝处理朝政时希望的国家状态。
- 藩宣:指地方长官。藩(fān),指古代封建王朝的属国或属地。宣,宣告,这里指地方长官发布政令。
- 碧幢红旆:碧色的旗帜和红色的旌旗,这里指李元善出行的仪仗。幢(chuáng),古代原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旆(pèi),古时末端形状像燕尾的旗。
- 潢池:借指叛乱。潢(huáng)池,池塘,此指天子之池,暗指皇室。后以“潢池弄兵”为造反的讳称。
翻译
回头看看最初的志向是为了什么,我自己清楚在文事方面并非擅长。在清平之世,您是国家的重臣,而我已头发花白,在朝廷中也力不从心了。这些年边境的战报频繁,让朝廷烦忧,明日您到地方去任职正合时宜。看着您带着碧色的旗帜和红色的旌旗前去,那里自然不会再有叛乱发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苏葵送李元善赴任西广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国家的期望。诗的开头,诗人反思自己的志向和能力,表现出一种自省的态度。接着,诗人赞扬李元善是国家的重要支柱,而自己则已步入暮年,力有不逮。然后,提到边境的情况,说明李元善此去赴任的及时性和重要性。最后,诗人想象着李元善威风凛凛地赴任,能够平息叛乱,使地方安定。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钦佩和祝福,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语言简练,意境开阔,用“清世山河公屏翰”“看取碧幢红旆去”等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李元善的重要地位和赴任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