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久要黎汝贤致政大尹二首

· 苏葵
不种桃花种菊花,渊明衣钵不曾差。 读书教子得真趣,炫玉看人痴到家。 禾役万丘迎雨合,橘奴千树带烟斜。 苍髯折尽时相忆,逸处多应鬓未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久要:旧约,旧交。
  • 黎汝贤:人名。
  • 致政:指官员退休。
  • 大尹:官职名。
  • 禾役:谷禾植株的行列。(“禾”读音:hé)
  • 橘奴:橘树的别称。

翻译

不种植桃花而是种植菊花,陶渊明的风范传承得没有差错。读书教导子女能得到真正的乐趣,炫耀财富而看人的人实在是愚蠢至极。谷禾在万千田丘上迎着雨水生长,茂密的橘树在烟雾中倾斜着。当我白须落尽时常回忆起你,在安逸的地方你应该还是两鬓未白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不种桃花种菊花,体现了对陶渊明那种淡泊、闲适生活态度的认同和追求。诗人认为读书教子才是真正的乐趣,而嘲笑那些炫富的人是愚蠢的。诗中还描绘了禾苗在雨中生长,橘树在烟雾中摇曳的景象,展现出一种自然、宁静的氛围。最后表达了对旧友黎汝贤的思念,想象他在安逸的环境中应该还保持着年轻的状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深厚情谊。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