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腊日:古时腊祭之日,农历十二月初八。
- 奉常:官名,秦置,九卿之一,掌宗庙礼仪。
- 穆公:对人的尊称。
- 凤池:禁苑中池沼。代指中书省或宰相。
- 招寻:招集寻觅。
- 令节:佳节。
- 故交:旧友。
- 骨肉:比喻至亲和亲人。
- 萍迹:喻人四处漂泊,行踪无定。
- 鸾栖:鸾鸟栖止。比喻贤士在位。
- 抟(tuán):盘旋;环绕而上。
翻译
长安的门馆与禁苑中的池沼相通,在这个佳节有不少人被招集到此相聚。
国内的旧友如同亲人一般,然而在天涯漂泊的人踪迹分散,四处东西闯荡。
贤士正借此高冈之树栖息,大鹏也适宜在碧海之风中盘旋高飞。
圣明的君主比尧舜还要聪慧,我想在何处献出自己的愚笨的忠诚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腊日这一佳节,作者在奉常穆公宅参加集会的情景和感受。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长安门馆与凤池相通,以及在佳节的招寻聚会,点明了事件和地点。接下来两句,表达了对故交的情谊以及对人们漂泊生活的感慨。“鸾栖正借高冈树,鹏运宜抟碧海风”这两句,用鸾鸟和大鹏来象征人才,暗示着希望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对圣主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想要尽忠却有些迷茫的心境。整首诗语言较为典雅,意境深沉,既体现了集会的氛围,又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