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觐行送季文兄南归

· 苏升
迢迢直上北风高,千里南归路亦劳。 此日歧途恋骨肉,一时车马驻江皋。 逼关鼙鼓空惊胆,披甲将军未试刀。 肯谓书生堪报国,寻常出处只挥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迢迢(tiáo tiáo):形容路途遥远。
  • 江皋(gāo):江边的高地。
  • 鼙鼓(pí gǔ):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

翻译

路途遥远一直向北风劲吹的方向前行,千里迢迢的南方归程也是充满辛劳。今日在岔路分别,对亲人的眷恋涌上心头,一时间车马停留在江边的高地上。逼近城关的战鼓徒然让人惊惶,身披铠甲的将军还未试过战刀。怎可说书生就能够报效国家呢,平常的时候不过是挥笔书写罢了。

赏析

这首诗以送兄南归为主题,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和对国家局势的感慨。首联通过“迢迢”“北风高”“路亦劳”等词语,描绘出路途的遥远和艰辛,为全诗奠定了一种苍凉的基调。颔联描述了在歧途分别时对亲人的眷恋以及车马停留江边的情景,进一步烘托出离别的氛围。颈联提到逼近城关的战鼓让人胆战心惊,而将军还未真正投入战斗,暗示了当时局势的紧张和不确定性。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为书生能否真正报国的思考,认为平常大多只是通过挥笔书写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沉,通过对离别、局势和自身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苏升

苏升,字孺子,号紫舆。顺德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进士,官新建知县。有《读易堂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五有传,事又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卷七五。 ► 1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