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师成太史其二
注释
- 碣(jié)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 挹(yì):牵引,汲取。
- 蓬莱: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山。
- 箕(jī)文:星宿名,即箕星的纹理。
- 上台:星名,在文昌星之南。
- 丹阙(què):赤色的宫门,借指宫廷。
- 间(jiān)气:旧谓英雄伟人,上应星象,禀天地特殊之气,间世而出,称为间气。
- 道元:道理的本原。
- 纤(xiān)埃:微尘。
- 天禄:天赐的福禄。
- 藜(lí)光:藜草茎干燃烧后发出的亮光。
- 花砖:表面有花纹的砖,多用来铺宫殿的台阶。
- 砥(dǐ)柱:山名,亦作“底柱”,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当黄河中流,以山在激流中矗立如柱,故名。后喻能坚守原则、支撑危局的人或力量。
- 仙鼎:神话传说中仙人炼丹的鼎。
- 盐梅:盐和梅子,盐味咸,梅味酸,均为调味所需,用以喻指国家所需的贤才。
- 琏(liǎn)器:宗庙中盛黍稷的器皿,比喻堪当大任的人才。
- 卓荦(luò)才:卓越的才能。
- 南荒:指南方荒凉遥远的地方。
- 黾(mǐn)勉:努力,勉力。
- 羽翮(hé):泛指鸟类的翅膀。
- 啸赋篇:一种文学作品。
- 延津阁:大概为相聚研讨学问的地方。
翻译
碣石牵引着蓬莱,箕星的纹理映照在上台星上。 鸾鸟从宫廷聚集,灵芝期盼着从碧云间栽种。 夫子您是清平时代的杰出人才,是千年一遇的英雄伟人。 道理的本原包容万物,您的见识能杜绝细微的尘埃。 天赐的福禄如藜草的光芒透彻,宫殿台阶上的花砖被日影催促。 汹涌的波涛中有如砥柱山般的支撑力量,仙鼎中满是国家所需的贤才。 庆幸借助着如炉中钟般的力量,一同招揽卓越的人才。 来到门下的都是能堪当大任的人才,接受驾驭的都是骏马般的贤才。 如同石头被卞和发现,如骏马被郭隗鞭驱开始。 无私的风任意吹拂,不配的露水也可得到滋养。 看着我这来自南方荒凉之地的质朴之人,来瞻仰北斗星的魁首。 努力跟随脚步,怎么肯让翅膀徘徊不前。 曾经学习过《啸赋篇》,延津阁的聚会将会开启。 带着背着书箱求学的心意,愿意献上紫霞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献给自己的老师成太史的。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对老师的赞美和敬仰之情,以及自己努力向学的决心。
诗的开头通过“碣石”“蓬莱”“箕文”“上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宏伟的氛围,暗示老师的地位和才学的高深。接着,诗人称赞老师是“清时彦”“千年间气回”,将老师视为时代的杰出人才和具有非凡气质的英雄。
在描述老师的品德和才学时,诗人用“道元包万有,识乃绝纤埃”来表现老师的博学和睿智;用“天禄藜光彻,花砖日影催”来形容老师的福禄和勤奋;用“惊波擎砥柱,仙鼎裕盐梅”来比喻老师在困难面前的坚定和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功绩。
诗中还提到了招揽人才的情景,“幸借垆钟力,同收卓荦才”“及门俱琏器,受驾尽龙媒”,表达了对老师能够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的钦佩。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来自南方的学子,对老师的敬仰和追随之心,“顾此南荒质,来瞻北斗魁。步趋斯黾勉,羽翮肯徘徊”,并表示要努力学习,期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啸赋篇尝习,延津阁会开。持将负笈意,愿献紫霞杯”。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用典恰当,充分展示了诗人对老师的深厚情感和对学问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