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淮水:淮河的水。
- 斥卤:指盐碱地,这里指艰难的环境。(“斥”读音:chì;“卤”读音:lǔ)
- 澄清:使混浊变为清明,这里指整治社会风气,使政治清明。
- 范滂:东汉时期的名臣,为人正直,不畏权贵。在此诗中,暗示了那些有志于澄清天下的人对范滂的敬仰以及对当下社会的期望。
翻译
淮河的水苍茫,淮河的月光皎洁,在经过那艰难的盐碱之地时,好似到处都飞散着寒霜。如今那些立志要让天下变得清明的人,回首望向东都时,为找不到像范滂那样的人物而感到失落。
赏析
这首诗以淮河的景色开篇,营造出一种苍茫、清冷的氛围,暗示了世事的艰难。随后,诗人提到了“澄清者”,表达了对有志于改变社会、使之清明的人的赞扬和期望。最后一句“回首东都失范滂”,则透露出一种对当下缺乏像范滂这样正直、有担当的人的遗憾和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
苏葵的其他作品
- 《 送朝使张文卿侍讲寅长时待罪病中二首 》 —— [ 明 ] 苏葵
- 《 冬日汉州行台夜坐二首 》 —— [ 明 ] 苏葵
- 《 题四皓围棋图 》 —— [ 明 ] 苏葵
- 《 将过梁山柏林漕岭望之云翳因怀昌黎韩子以精诚之至遂开衡山之云韩固不易希然忠诚在我士各有志作一绝以贻山神至于云散山明则事出于偶然者予不敢以自诬也 》 —— [ 明 ] 苏葵
- 《 邓延耀侍讲母太孺人挽章侍讲之兄任主事孺人能通女范诸书 》 —— [ 明 ] 苏葵
- 《 感事呈王子敬太史同寅 》 —— [ 明 ] 苏葵
- 《 与冯兵备宪副游衡州石鼓书院 》 —— [ 明 ] 苏葵
- 《 喜亚夫进士将选寄以期勉 》 —— [ 明 ] 苏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