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彦敬:高克恭的字,元代画家。
- 尚书:指高克恭曾官至刑部尚书。
- 溪藤:指纸。(藤téng)
- 苍蔼:茂盛的草木。(蔼ǎi)
- 倦客:厌倦于行旅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 踌躇:犹豫不决,这里指反复把玩、思索。(躇chú)
翻译
尚书以前画过一幅隐居之图,半幅纸上的画作意境丰富有余。 千顷的白云山相互掩映,满林茂盛的草木使树木显得模糊。 鸟儿在幽深的山谷中啼叫,春天的气息早早到来,仙鹤在空寂的庭院中鸣叫,月色显得孤独。 我这疲惫的旅人想要归家却未能实现,迎着风观赏这幅画,不禁反复思索、犹豫不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高彦敬画中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意境。诗的前两句介绍了画作的作者和其蕴含的丰富意境,从整体上为读者展现了这幅画的魅力。接下来的两句详细描述了画中的山水和草木,“千顷白云山掩映,满林苍蔼树模糊”,通过对山水和草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宏大而又朦胧的美感。“鸟啼幽谷春声早,鹤唳空庭月色孤”则以鸟和鹤的声音,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同时也烘托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最后两句,诗人由画中的景色联想到自己的处境,表达了自己对归家的渴望和未能实现的无奈,以及面对这幅画时的复杂心情。整首诗情景交融,通过对画作的描绘,传达出诗人的情感,使读者在欣赏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画中的美妙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