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鸣阳

圣德巍巍被八荒,大藩选士际时康。 禹门共睹鱼龙化,阿阁争誇凤鸟翔。 六象羽仪昭至治,九苞文彩协祯祥。 虞庭礼乐皆明备,好和箫韶九奏章。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八荒:指八方荒远的地方。
  • 大藩:古代指比较重要的州郡一级的行政区。
  • 禹门:即龙门,相传为夏禹所凿。后常用以比喻科举试场。
  • 阿阁:四面都有檐溜的楼阁。
  • 六象:未查到确切释义,此处疑指征伐戍守等六种天象。
  • 羽仪:仪仗中以羽毛装饰的旌旗之类。
  • 九苞:凤的九种特征,后为凤的代称。
  • 祯祥:吉祥的征兆。
  • 虞庭:指虞舜的朝廷,相传虞舜为古代的圣明之君。
  • 箫韶:泛指美妙的仙乐。(韶sháo)

翻译

圣明的品德崇高伟大,覆盖到了八方荒远之地,在重要的州郡选拔人才的时候,正逢天下安康之时。人们在科举试场上共同目睹众多人才脱颖而出,就如同鱼化为龙一般,在四面有檐溜的楼阁中,人们争相夸赞凤凰飞翔。六种天象和以羽毛装饰的旌旗昭示着国家的大治,凤凰的九种特征和文采预示着吉祥。虞舜的朝廷中礼乐都完备分明,正好可以用美妙的仙乐来演奏九章乐曲。

赏析

这首诗以歌颂圣德和赞扬人才为主题。首联强调了圣德的广大和时代的安康,为下文的人才涌现做铺垫。颔联通过“禹门”和“阿阁”的形象,描绘了人才在科举中展现才华和受到赞赏的情景。颈联中的“六象羽仪”和“九苞文彩”进一步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吉祥如意。尾联则将虞庭的礼乐与箫韶九奏相结合,表达了对美好景象的向往和祝福。整首诗用词华丽,意境宏大,展示了对国家和人才的美好期望。

罗亨信

明广东东莞人,字用实,号乐素。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正统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变时,誓诸将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挟英宗至,不纳。据要冲孤城,外御强敌,内屏京师。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寻致仕归,卒于家。有《觉非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