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三月十七日直宿无逸殿奉旨同阁老翟公详定进士试卷遂命充读卷官故事礼卿不得预此盖特命云
殿阁篝帘蜡炬红,品题初拆御前封。
燕台骊牡还求骏,禹穴风雷欲化龙。
直以文章需俊杰,要将忠孝答遭逢。
抡材自是台司事,惭备春卿得滥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篝(gōu)帘:熏笼上的帘子。
- 燕台:又称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贤才所筑的高台。这里借指招揽人才的地方。
- 骊(lí)牡:黑色的雄马。
- 禹穴:相传为夏禹的葬地,在今浙江绍兴之会稽山。这里指代人才荟萃之地。
翻译
殿阁里熏笼上的帘子和蜡烛都是红彤彤的,开始评阅的是刚从皇帝面前拆封的试卷。在招揽人才的地方还在寻求骏马,在人才荟萃之地风雷激荡将要化出巨龙。应当凭借文章选拔出杰出的人才,更要用忠孝来报答这难得的机遇。选拔人才本是主管部门的事情,我惭愧地作为礼部尚书得以破例参与此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严嵩参与进士试卷评阅的情景。首联通过描写殿阁内的景象,烘托出庄重的氛围。颔联以“燕台求骏”和“禹穴化龙”为喻,表达了对选拔优秀人才的期望。颈联强调了选拔人才既要注重文章才华,又要重视忠孝品德,体现了对考生的全面要求。尾联则表达了严嵩对自己得以参与此事的惶恐和对职责的重视。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庄重,反映了当时科举考试的重要性和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