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除夕和梁应和韵四首

· 苏仲
腊残风力阁寒衣,人到衰年酒盏知。 稚子夜深还听镜,老夫春到漫裁诗。 百千好事了不得,六十齐头老敢辞。 且看斗柄天上转,一年生意是初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戌: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
  • 腊残:腊月将尽。腊,农历十二月。“腊”读音为“là”。
  • 风力:风的力量。
  • 阁寒衣:把寒衣搁置起来。阁,同“搁”,放置。
  • 衰年:年老的时候。
  • 酒盏:酒杯。
  • 稚子:幼子;小孩。“稚”读音为“zhì”。
  • 听镜:古代的一种风俗,除夕或岁首之夜,小孩不睡觉,守岁听镜声,以祈求平安吉祥。
  • 老夫:年老的男子,作者自称。
  • 漫裁诗:随意作诗。
  • 百千好事:许许多多的好事。
  • 了不得:这里指不容易做到或实现。
  • 六十齐头:六十岁。
  • 生意:生机,生命力。

翻译

腊月将尽,风的力量让我把寒衣搁置起来,人到了年老的时候,只有酒杯能懂自己的心思。 小孩子们在深夜里还守岁听镜声,我在春天到来时随意地创作诗篇。 许许多多的好事不容易做到,六十岁了,年老了又怎敢推辞。 且看北斗星的斗柄在天上转动,一年的生机在这最初的时候就已显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的情景以及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诗的前两句通过“腊残”“风力”“寒衣”“衰年”“酒盏”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岁末的寒冷和人到老年的沧桑感。接着,“稚子夜深还听镜”写出了孩子们守岁的习俗,充满了童趣和生机,与作者的年老形成对比。“老夫春到漫裁诗”则表现了作者在春天到来时的闲适心情。“百千好事了不得,六十齐头老敢辞”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认为好事虽多但难以全部实现,而自己已经六十岁,面对年老也不推辞,体现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最后两句“且看斗柄天上转,一年生意是初时”,以北斗星的斗柄转动象征时间的流转,同时也表达了新年伊始,万物充满生机的景象,给人以希望和积极的感受。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意境深沉,将岁末的感慨与新年的希望相结合,富有人生哲理。

苏仲

苏仲,任广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归田。十四年,卒于家。有《古愚集》,诗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其来孙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户部主事古愚公传》,见《古愚集》卷首。苏仲诗,以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顺德苏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为底本。 ► 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