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伯固昔为兵部郎官率同列谏止巡幸,被杖斥归。今上登极起为南京大理丞,奉表入贺饯以是诗
明到凤楼听漏日,汉仪重睹泪堪垂。
伏蒲旧侣谁同在,荐藁芳名帝独知。
骅骝逸步谙长道,鹓鹭崇班恋赤墀。
凭将金鉴千秋录,为献南山万寿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巡幸:指帝王出行视察。读音:(xún xìng)
- 被杖斥归:遭受到杖责后被驱逐回家。
- 登极:指皇帝即位。
- 南京大理丞:南京大理寺的官员。
- 凤楼:这里指皇宫中的楼阁。
- 漏日:计时的漏刻和太阳,泛指时间。
- 汉仪:汉代的礼仪制度,这里借指古代的礼仪规范。
- 伏蒲:指汉代的一些大臣为了向皇帝进谏,伏在蒲团上。这里借指忠诚进谏的人。读音:(fú pú)
- 荐藁(gǎo):臣子向皇帝进呈的奏疏。
- 骅骝(huá liú):指骏马。
- 逸步:快步,形容行走轻快。
- 谙(ān):熟悉。
- 长道:长远的道路。
- 鹓鹭(yuān lù):比喻官员。
- 崇班:高位。
- 赤墀(chí):宫殿前的红色台阶,借指朝廷。
翻译
等到明日到达皇宫听漏计时的时候,重新目睹汉家礼仪,泪水忍不住垂落。当年一同伏蒲进谏的旧友如今还有谁在呢,呈献奏疏的美名只有皇帝独自知晓。骏马熟悉长远的道路,能轻快地前行;官员们留恋朝廷的高位,心怀忠诚。凭借着这千秋的历史记录,为皇帝献上南山万寿的祝福之酒。
赏析
这首诗是严嵩为黄子伯固而写。诗的开头表达了对重新见到正统礼仪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黄子伯固过去的遭遇。中间两句通过回忆过去进谏的情景以及皇帝对黄子伯固的了解,展现了黄子伯固的忠诚和正直。最后两句则以骏马和官员自比,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和对皇帝的祝福。整首诗语言典雅,用典恰当,既表达了对黄子伯固的赞扬,也体现了对朝廷的敬意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