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众甫备兵永平三首

郎选高司马,边功屡赐金。 股肱京辅重,拊髀主恩深。 四塞河山固,千行棨戟森。 胡尘应坐扫,多有塞垣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郎选:指选拔官员的制度。
  • 高司马:指高级的军事官员。
  • 边功:指在边疆地区立下的功绩。
  • 赐金:赏赐金钱。
  • 股肱:比喻重要的辅佐人员。
  • 京辅:指京城及其周边地区。
  • 拊髀:拍大腿,表示激动或赞赏。
  • 主恩:指皇帝的恩宠。
  • 四塞:指四面都是要塞。
  • 河山:指国家的领土。
  • 棨戟:古代仪仗中的兵器,这里指军队的威严。
  • :排列整齐的样子。
  • 胡尘:指边疆的战事。
  • 塞垣:边塞的城墙。

翻译

你被选拔为高级军事官员,多次因边疆的功绩获得金钱赏赐。 作为京城及其周边的重要辅佐,皇帝对你的赞赏深厚。 四面都是坚固的要塞,国家的领土安全,千行军队威严地排列。 边疆的战事应该得到控制,你将会有更多关于边塞的吟咏。

赏析

这首诗是董其昌送别方众甫去永平任职时所作,诗中对方众甫的军事才能和边疆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股肱京辅重,拊髀主恩深”等句,表达了对方众甫在京城及其周边地区的重要地位以及皇帝对他的深厚赞赏。诗的最后两句“胡尘应坐扫,多有塞垣吟”则预示了方众甫在边疆将会有更多的成就和诗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董其昌的文学才华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董其昌

董其昌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以阉党柄政,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后致仕。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出入魏晋各大家,书风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为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画,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其笔墨,自成清润明秀一格。画论标榜文人气息,以佛教宗派喻画史各家为“南北宗”,推崇南宗为文人画之正脉,影响波及至今。卒谥文敏。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 ► 5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