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梦

休官云卧散仙如,花下笙残过客余。 幽意偶随春梦蝶,生涯真作武陵渔。 来成拥髻荒烟合,去觉搴帷暮雨疏。 风断笑声弦月上,空歌灵汉与踟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遣梦:排遣梦境,即从梦中醒来。
  • 休官:辞去官职。
  • 云卧:如云般逍遥自在地卧着,形容隐居或闲适的生活状态。
  • 散仙:道教中指未被授予仙职的仙人,比喻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人。
  • 笙残:笙声渐弱,指音乐即将结束。
  • 过客:路过的人,比喻短暂停留的人。
  • 幽意:深远的意境或情感。
  • 春梦蝶:比喻短暂而虚幻的美好时光。
  • 生涯:一生,指人的整个生命过程。
  • 武陵渔: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渔夫,比喻追求理想境界的人。
  • 拥髻:用手托着下巴,形容沉思或忧愁的样子。
  • 荒烟:荒凉的烟雾,形容荒凉的景象。
  • 搴帷:拉开帷幕,指打开窗帘或门帘。
  • 暮雨:傍晚的雨。
  • 风断:风声停止。
  • 弦月:像弓弦一样的月亮,指新月或残月。
  • 空歌:空自歌唱,指无人欣赏的歌声。
  • 灵汉:银河,天河。
  • 踟躇: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翻译

辞去官职,我如云般逍遥自在地卧着,就像未被授予仙职的散仙一样。花下的笙声渐渐减弱,只剩下过客的余音。我深远的意境偶尔随着春梦中的蝴蝶飞舞,一生真的像是武陵渔夫追求理想境界。来时,我用手托着下巴,沉思在荒凉的烟雾中;离去时,拉开帷幕,只觉得傍晚的雨声稀疏。风声停止,笑声在弦月升起时消散,我空自歌唱着银河,心中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辞官后的隐居生活,通过“云卧”、“散仙”等意象展现了诗人的超然与自由。诗中“春梦蝶”与“武陵渔”的比喻,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体现了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末句的“空歌灵汉与踟躇”则透露出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孤独与迷茫,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复杂情感。

汤显祖

汤显祖

明抚州府临川人,初字义少,改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茧翁。早有文名,不应首辅张居正延揽,而四次落第。万历十一年进士。官南京太常博士,迁礼部主事。以疏劾大学士申时行,谪徐闻典史。后迁遂昌知县,不附权贵,被削职。归居玉茗堂,专心戏曲,卓然为大家。与早期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高攀龙、邹元标及著名文人袁宏道、沈茂学、屠隆、徐渭、梅鼎祚等相友善。有《紫钗记》(《紫箫记》改本)、《还魂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或《临川四梦》。另有诗文集《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玉茗堂集》。 ► 1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