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戒吴方伯亭成翠渠有诗寄题因次韵二首

一叚崆峒景,何须访广成。 春增晴野绿,云补乱山平。 酒泛黄花饮,茶分活水烹。 芳邻如可借,杖屦日随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拙戒:谦辞,指自己的戒律或规矩。
  • 吴方伯:人名,可能是指吴姓的地方官员。
  • 亭成:亭子建成。
  • 翠渠:亭子的美称,可能指亭子周围有翠绿的植物。
  • 次韵:依照原诗的韵脚作诗。
  • 崆峒:山名,位于今甘肃省平凉市西部,这里指山景。
  • 广成:广成子,传说中的仙人,这里指仙境。
  • 活水:流动的水。
  • 芳邻:美好的邻居。
  • 杖屦:拐杖和鞋子,代指行走。

翻译

一段崆峒山的美景,何必去寻访仙人广成子。 春日增添了晴朗田野的绿色,云彩填补了乱山的平坦。 酒中泛着黄花的香气,茶用流动的水烹煮。 如果能有美好的邻居相伴,我愿意每天拄着拐杖,穿着鞋子,与他们一同行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崆峒景”与“访广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美景的满足,无需追求虚幻的仙境。春日的田野、云彩覆盖的山峦,以及酒与茶的描写,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友邻相伴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田园生活的情怀。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