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辟支岩追次柯竹严先生韵二首

造化钟灵秀,闲云自辟支。 泉源分处远,岩穴凿来奇。 地僻藤埋径,年深藓翳碑。 幽禽迎客语,缱绻似相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造化:大自然。
  • :聚集。
  • 灵秀:美丽而神奇。
  • 辟支:此处指辟支岩,一个地名。
  • 泉源:泉水的源头。
  • 岩穴:山洞。
  • 凿来:开凿出来。
  • 地僻:地方偏僻。
  • 藤埋径:藤蔓覆盖了小径。
  • 年深:年代久远。
  • 藓翳碑:青苔覆盖了石碑。
  • 幽禽:幽静地方的鸟。
  • 迎客语:迎接客人时发出的声音。
  • 缱绻:形容情意缠绵,难舍难分。
  • 相知:彼此了解,感情深厚。

翻译

大自然聚集了美丽而神奇的景色,闲云自在地飘荡在辟支岩上。泉水的源头分布得很远,山洞开凿得非常奇特。这个地方偏僻,藤蔓覆盖了小径,年代久远的青苔覆盖了石碑。幽静地方的鸟儿迎接客人,发出声音,仿佛与客人有着深厚的感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辟支岩的幽静与美丽,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造化钟灵秀”一句,既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也表达了对辟支岩美景的赞叹。后文通过对泉源、岩穴、藤径、藓碑的细腻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最后,幽禽的迎客语,更是以拟人的手法,赋予了自然以人情味,使全诗充满了温馨与和谐。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