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行

何代青铜没深土,野人得自漳河浒。 藓花半蚀未经磨,云是朱砂水银古。 暗中忽有光射人,历年想过汉与秦。 背刻蛟螭杂鸾雀,制样不似菱花新。 良朋寄赠来千里,坐客摩挲惊且喜。 共言旧物真是奇,拂拭还收锦囊里。 千金有价遇尔难,晓奁不许窥团团。 留取他年奉明主,坐使奸谀心胆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藓花:苔藓植物,这里指古镜上的苔藓痕迹。
  • 蛟螭:古代传说中的龙类生物,这里指古镜背面的雕刻图案。
  • 鸾雀: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这里也指古镜背面的雕刻图案。
  • 菱花:一种古代镜子的样式,这里用来对比古镜的样式。
  • 拂拭:轻轻地擦去灰尘。
  • 锦囊:用锦缎制成的袋子,用来收藏珍贵物品。
  • :古代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翻译

这面青铜古镜不知埋没在深土中多少年代,我是从漳河边的一位村民那里得到的。镜面上苔藓的痕迹半遮半掩,未经打磨,据说这是朱砂和水晶的古迹。在暗处,它忽然闪烁出光芒,让人不禁想象它经历了汉朝和秦朝的岁月。镜背上刻有蛟龙和鸾雀的图案,样式并不像现代的菱花镜那样新颖。

好友从千里之外寄来这份赠礼,坐客们纷纷摩挲,既惊讶又欢喜。大家都说这是件旧物中的珍品,轻轻擦拭后,又小心翼翼地收回了锦囊之中。虽然这面镜子价值千金,但遇到它实在不易,早晨的镜匣里不许轻易展示它的完整面貌。留待将来奉献给明君,让那些奸诈谄媚之人心生胆寒。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一面古镜的描述,展现了其历史沉淀与神秘魅力。诗中,“藓花半蚀未经磨”描绘了古镜历经岁月的痕迹,而“暗中忽有光射人”则突显了其内在的光辉。古镜背面的雕刻图案“蛟螭杂鸾雀”显示了其艺术价值,而“制样不似菱花新”则强调了其古朴之美。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古镜的珍视,以及希望将来能将其奉献给明君,用以震慑奸邪之人的愿景。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古物的敬仰与对正义的向往。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