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店道中大风夜作野泊安陵达晓风息趋连窝

我行沧景路,渺渺夜过亥。 东风何太颠,势欲?鲸海。 盘涡如阱旋,骇浪若山嵬。 崩腾沙口决,斩剥岸形改。 官舟浮一匏,出没渐危殆。 牵夫屡前却,舟子失精采。 无乃蛟龙怒,或恐鼋鼍馁。 合力眠高桅,择地舣而待。 家人走彷徨,船头设菹醢。 相呼酹冯夷,亦欲诉真宰。 狂飙俄尔恬,愁云散其叆。 张帆下中流,击楫歌欸乃。 起望推双篷,喜气人百倍。 向来得失心,悠悠竟安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亥:古代地支的第十二位,这里指夜晚的某个时刻。
  • ?(dǎo):击打。
  • 盘涡:旋涡。
  • 阱:陷阱。
  • 嵬(wéi):高大。
  • 崩腾:形容水势汹涌。
  • 斩剥:形容水流冲击力强,剥蚀岸边。
  • 匏(páo):葫芦的一种,这里比喻船只。
  • 危殆:危险。
  • 鼋鼍(yuán tuó):大鳖和猪婆龙,这里泛指水中的大型动物。
  • 舣(yǐ):停船靠岸。
  • 菹醢(zū hǎi):古代的一种食品,这里指供品。
  • 冯夷:古代传说中的水神。
  • 真宰:天意或天命。
  • 叆(ài):云雾弥漫的样子。
  • 欸乃(ǎi nǎi):摇橹声,这里指划船的声音。
  • 击楫:敲打船桨。

翻译

我在这条沧景路上行走,夜晚渺渺地过了亥时。东风为何如此狂暴,势头似乎要击打鲸鱼出没的大海。旋涡如陷阱般旋转,骇人的浪涛像山一样高大。沙口决堤般崩腾,岸边被水流冲击剥蚀,形态改变。官船像一只浮动的葫芦,在危险中逐渐出没。牵船的工人屡次前进又后退,船夫失去了精神。难道是蛟龙发怒,或是鼋鼍饥饿?合力将高桅放倒,选择一个地方停船等待。家人走来走去,船头摆设了供品。相互呼唤着祭奠水神冯夷,也想向天意诉说。狂风忽然平静,愁云散去,天空变得明朗。张开帆布顺流而下,敲打船桨唱着划船的歌。起身推开双篷,喜气洋洋,心情百倍舒畅。回想起刚才的得失心,现在已不知去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沧景路上遭遇狂风巨浪的惊险经历。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写,展现了风浪的猛烈和船只的危急,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斗争的勇气和智慧。诗中“盘涡如阱旋,骇浪若山嵬”等句,形象地描绘了风浪的威力,而“合力眠高桅,择地舣而待”则体现了人们的应对策略。最后风平浪静,喜气洋洋的场景,传达了经历困难后的喜悦和释然。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程敏政的艺术功力。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