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少师归闽四首

天边纳履动星辰,再入中书再乞身。 山甫旧来饶补衮,任公何事早收纶。 风传宦路轻金注,业有仙岩一玉宸。 最是陛辞臣主意,直须良史巧摹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纳履:穿鞋,这里指准备出行。
  • 星辰:比喻高远,这里指朝廷。
  • 中书:古代官署名,这里指朝廷。
  • 乞身:请求离职。
  • 山甫:人名,可能指某位官员。
  • 补衮:修补衮服,比喻辅佐君王。
  • 任公:人名,可能指某位官员。
  • 收纶:收起钓线,比喻停止做官。
  • 宦路:仕途。
  • 金注:金色的印记,这里指官职。
  • 仙岩:美丽的山岩,比喻隐居之地。
  • 玉宸:指皇帝的宫殿。
  • 陛辞:辞别皇帝。
  • 良史:优秀的史官。
  • 摹真:描绘真实。

翻译

天边穿鞋,星辰为之动摇,再次进入朝廷再次请求离职。 山甫旧时曾多有辅佐君王之功,任公何事要早早收起钓线。 风传仕途上轻视金色的官职,业已拥有仙岩般的隐居之地。 最是在辞别皇帝时,臣子的主意,直须优秀的史官巧妙描绘真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叶少师归闽的情景,通过星辰、中书、山甫、任公等意象,展现了叶少师的高洁志向和归隐之愿。诗中“再入中书再乞身”一句,既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又透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仕途与隐居,强调了叶少师选择隐居的决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叶少师归隐之举的赞赏和敬仰。

董其昌

董其昌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以阉党柄政,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后致仕。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出入魏晋各大家,书风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为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画,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其笔墨,自成清润明秀一格。画论标榜文人气息,以佛教宗派喻画史各家为“南北宗”,推崇南宗为文人画之正脉,影响波及至今。卒谥文敏。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 ► 5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