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赠友

波面菱丝冒钓钩,宿云初起乱啼鸠。 纵然渔父无生计,不换荆扬佑客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波面菱丝:波面上漂浮的菱角丝。
  • :覆盖,遮掩。
  • 钓钩:钓鱼用的钩子。
  • 宿云:夜晚的云。
  • 乱啼鸠:鸠鸟杂乱的啼叫声。
  • 纵然:即使,即便。
  • 渔父:渔夫,指钓鱼的人。
  • 生计:生活的方式或手段。
  • 荆扬:古代地名,指荆州和扬州,这里泛指远方。
  • 佑客舟:保佑旅客的船只。

翻译

波面上漂浮的菱角丝覆盖着钓钩,夜晚的云刚升起,鸠鸟的啼叫声杂乱无章。即使渔夫没有生活的手段,他也不会用远方的荆扬之地来换取保佑旅客的船只。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渔夫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交换的淡漠态度。诗中“波面菱丝冒钓钩”一句,以细腻的笔触勾画出静谧的渔村景象,而“宿云初起乱啼鸠”则增添了一丝生动和喧嚣。后两句“纵然渔父无生计,不换荆扬佑客舟”直接表达了渔夫即使生活简朴,也不愿用远方的繁华来换取旅途的安宁,体现了作者对物质与精神价值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董其昌

董其昌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以阉党柄政,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后致仕。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出入魏晋各大家,书风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为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画,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其笔墨,自成清润明秀一格。画论标榜文人气息,以佛教宗派喻画史各家为“南北宗”,推崇南宗为文人画之正脉,影响波及至今。卒谥文敏。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 ► 590篇诗文